尤物书屋 - 言情小说 - 怀扇公子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503

分卷阅读503

    外,既已找到,理当让他认祖归宗。

这部分官员中,包括了永安王,以及几名大臣。

另一部分官员是夏家人,他们不赞同皇上认回太子。他们拥护的是永安王,站在皇后与相爷一边。只是,此种情况,他们没有吭声。或者,想言被相爷抢先一步开口。

还有一部分官员,对于此事是持着中立态度,既可以支持楚天阔进宫相认,也可以反对,他们只是袖手旁观不表态。这部分官员就是平日里与相爷走得近的那批。

虽然昨日相爷已经跟他们打过招呼了,要他们配合行事,阻止皇上认太子。他们也表示一定支持相爷。只是,答应是一回事,付诸行动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所谓枪打出头鸟,他们没有人会事先站出来的。现在,他们就站在那里看相爷挥,然后,再看事情展,顺势而为。

皇帝听到相爷喊了一声,慢着。他的脸色一沉,拉下脸来,不悦很明显。

谁不知道,在这情况下,后面一般没好话。他都能猜到相爷想说什么。

相爷在所有人的灼灼目光下,坦然站出列。他颠倒黑白说道:“皇上,传召楚天阔进宫,此事万万不可。皇上有所不知,怀扇公子楚天阔如今被关押在大理寺天牢,不宜进宫来。”

相爷的话,犹如一盆冷水泼向皇帝,令他狼狈不堪。皇帝脸色大变,很是惊诧。他不是让凤南阳传了口谕,特赦楚天阔和迟乐恢复自由之身,不用关押天牢了吗?怎么凤南阳没有把口谕带到?莫非出了什么事?

相爷这话,犹如皇帝新装里那个小男孩说的话一样,效果立竿见影,不同凡响。

满朝堂哄的一声,炸开了锅。是的,几乎人人都知道,楚天阔犯了案,被关押在大理寺天牢。但是,却没人当着皇帝的面提及。这种打皇帝脸的事,他们都不愿意去做。

相爷知道这么做,必然触怒皇帝,不过,他还是这么公然说了出来,分明是豁出去了。他自知稳cao胜券,认为自己不过是把他知道的事实说出来而已。皇帝自己主张依法治国,当以身作则,不能自己置律法于不顾。

就算皇帝再愤怒,也不能拿他怎么样。而他若是不阻止,让楚天阔与皇上相认,只怕到时父子连心,他就大祸临头了。

权衡利弊,他当然要拼命阻止此事了。

皇帝本想开口,提及让凤南阳传他口谕的事。面对满堂乱哄哄地场面,他也不知怎么开口了。说实话,连他自己都觉得让凤南阳传口谕,有纵容的嫌疑。他执法严明,却纵容亲儿,这让他难以启齿,自觉于礼法不合。

皇帝心中烦乱不安,忍不住咳出声:“众卿家,静静!”

嘈杂声减弱,满堂文武百官登时安静了下来。

相爷抓着这机会,趁机煽风点火:“皇上,楚天阔犯了国法,为非作歹,如今犯了滔天大罪,理应处斩。”

既然做了初一,索性连十五一起做了。相爷把心一横,尽量把事情挑大。

满堂的文武百官,除了夏家人,皆是面面相觑,脸上是复杂的神色。

那些与相爷沾亲带故的夏家人,低声密语,表示相爷所言非虚。

昨日被相爷邀请去的官员,一脸惊慌之色。他们原本以为相爷只是阻止皇上与太子相认,为的是相爷自己的亲外甥永安王能继承皇位。这样看来,似乎相爷想要置楚天阔于死地。

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,他们却还没有想好要站在哪一边。

“启奏皇上,相爷所言属实。此事,臣也有所耳闻。”说这话的人,是夏大将军,是相爷的堂弟。

“启奏皇上,臣也认同相爷之言……”接下来,兵部尚书夏玉意也表意见。

“住口!”皇帝怒喝一声。

皇上咳嗽得很厉害,瞪向相爷,嗓音沙哑地吼道:“夏元海,你好大的胆子,竟敢诬奏他!别以为你是皇后的亲大哥,又有夏家给你撑腰,你就可以不把朕放在眼里。你如此颠倒黑白,居心何在!”

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,相爷与夏家人配合默契,一唱一和。如果,他再不飙,恐怕夏家人一人一言,要把整个朝堂搞得乌烟瘴气了。

“二皇子永安王仁义孝顺,品行端正,大皇子怎么可能为非作歹?朕的儿子,怎么会是不法之徒?”

此言一出,皇帝的威严将夏家人震慑住了,没人再敢帮腔。相爷又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满堂文武百官大都点头称是。那些飘摇不定的官员,见皇帝态度坚决,如此硬气,渐渐倒向皇帝这边。

正所谓,识时务者为俊杰。

相爷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?事到如今,他也没有退路了。开弓没有回头箭,他只能硬着头皮上。

他强压着心中的惶恐,面上不动声色,摆事实讲道理:“皇上,太子自小流落在外,怎与永安王相提并论。永安王生长在皇家,有皇上严加管教,当然人品出众。今日太子化名楚天阔,江湖人称怀扇公子。如今他习得一身好武功,已经是狂徒浪子。他杀人放火,作恶多端。前几月,他劫了死囚,犯了国法,他自己都承认了。”

//.html

☆、第五百二十章事态反转

闻言,皇帝又怒又急又痛心。他悲不自胜,咳了出声。他紧皱着眉头,一手捂着鼻子,一手捂着胸口,伴着剧烈的咳嗽声,他的身体颤抖着,面部涨的通红,那双眼睛里泛着光,那样子,不禁让人心头一颤。

堂上的文武百官,大惊失色:“皇上,请您保重龙体!”

永安王变了脸色,担忧之情溢于言表:“父皇息怒!你别气坏了身子。”

这时,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永安王,站了出来:“父皇,儿臣认为,皇兄必是受了冤枉。请父皇切勿听信相爷的片面之词。”

永安王一向懦弱,胆小怕事,很少有自己的主见。在朝堂上,除非是皇帝亲口问他,不然,他从不会主动开口。而此刻,相爷如此污蔑他皇兄,把他父皇气得大咳不止,出于父子兄弟亲情,他不得不挺身而出。

相爷一口老血差点要喷出来。他这么做是为了谁?还不是为了永安王,为了他母后。而永安王居然向着他素未谋面的皇兄楚天阔,言外之意说他污蔑楚天阔。

永安王的话,引起强烈的反响。对于永安王,众人的印象就是与世无争,只求天下太平,对政事不敢妄加评论,所以朝堂上鲜少见他言。

说白了,永安王在朝堂上存在感很低。

然而,他能在这时候挺身而出,不得不让人刮目相